Lonely Planet指南作者,前记者,旅行痴迷者,路上拍照者。
微信公众号:形色(xingse27)
微博:@形色小葱

我想替独自旅行的女性正名

那篇《张杨导演,我爱你》的文章,让人哭笑不得,更甚最后还不忘在视频里鼓励广大女生要多出去旅行,原因是在路上能带给你们各种奇妙的缘分,说不定就能像她一样,碰到了荷西。


“旅行”跟“文艺女青年”一样,被变味了……我忍不住想说几句。


1、旅行中的缘分


什么时候女生独自出去旅行,成了寻求“艳遇(缘分)”的近义词?

曾经有位朋友憋了很久,问我:你老自己出去玩,在外面那么长时间,有没有过“临时夫妻”?

 

我发出了黑人问号脸。

有点惊诧于这个名词,但又不得不承认旅行中遇到“缘分”的可能性很高,以及大家现在已经认为其理所当然的事实。

 

极少人真正把旅行做成一件极有趣的事情,包括我也是如此。

大多数情况,我们在前往一个个景点的路上,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大量往自己脑子里塞入目的地的信息和知识。

同时,大量生产自我感官且极为主观的感受,它们和相机镜头一起,为你构建了目的地的图景。

这种感官体验,要么是自然风光带来的,要么是和当地人或旅行者的接触带来的。

我们喜欢或者讨厌一个地方的原因,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带来的感官体验是否愉悦。

 

游客本就是一种入侵者,但又是目的地景观的组成部分。

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不一定真实,这种不真实一方面构成了每个人旅途的私有性,另一方面让游客就是有别于当地人。

我们享受着游客的跳脱视角的同时,当然也“享受”着更为昂贵的本地价格。

 

少了现实的束缚,旅行是对形而上的一场消费,这场消费可能是景点营造的,可能是你自己意淫的。

 

而自己意淫的形而上里,就自然少不了一场浪漫的邂逅。

 

我一个人行走于丽江街头时无数次被搭讪,街上常见男生投以蜜汁微笑;

在东南亚被表白,在俄罗斯被当地一位男生追了两条街,直到我说我结婚了他才离开;

在以色列遇到一位做安保的持枪大叔想做我导游,约我吃饭,还有开罗热心带我走街串巷的当地男性……

如果把我换成当地人,我并不相信他们的青睐会来得这么快,但对独行的女性旅行者他们会。

这无关乎长相,好奇产生了美感。

 

和人产生联系自然比单纯逛景点来得更让记忆深刻,然而要说明的是,所谓“缘分”只是旅行的附属品,也远不足以成为女生上路的理由和动力。

如果你说离开家远行是为了遇到缘分,那请你不要说自己是出来旅行,这个锅旅行不想背。


2、去西藏洁净心灵


这是最天真不过的想法了,也默默祝福还抱有这种想法的女生,毕竟能一次就真正改变自己的旅途,并不多见。

 

空旷、纯净的自然风光,日常少见、直抵人心的信仰模式,加上出行前阅读的一篇篇鸡汤文,圣洁西藏的名号自然而然就来了。

我并不黑西藏,事实上,你说人山人海的故宫长城和北京人的生活场景有多大差别?

水泄不通的丽江古城和新城本地人的日常有多大差别?

“女文青”们趋之若鹜的藏区又和普通话都不太会说的藏民生活有多大差别?

 

显而易见,心灵洁净,依然是一场意淫。

 

我特别讨厌一个词,就是中国游客看到宗教景象后喜欢用的“虔诚”。

遇到藏民们大清早就去成群转山、转寺,开启一天或者结束一天。——“哇,他们不问俗事,太虔诚了。”

看到在一天固定时刻就停车拿出毯子在路边朝拜的穆斯林公交车司机。——“哇,他们太虔诚了,我在伊朗遇到的穆斯林根本不朝拜,伊朗人没这么虔诚。”

遇到教堂里正在进行礼拜,或者信徒们纷纷去亲吻圣像,甚至留下眼泪。——又要说,“哇,太虔诚了。”

不是说这个词语不对,而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评断。

在没有宗教氛围的国内呆久了,游客判断虔诚与否的标准大都很简单,就是在于当地人是否严格执行了宗教礼仪和行为,而非真正察鉴到了内心或者其他。

他们看来,好好表现就是虔诚,虔诚就是一件好事,虔诚的表象可以给“我”带来心灵冲击,所以让没有信仰的我感受到了震撼,并因此洁净了自己的内心。

这种逻辑不是扯淡么,只要是人心,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我必须要承认,去耶路撒冷之前,我也是抱着这样的意淫去的。

在那里住了6天,惭愧的是我并未感受到任何spiritual的时刻,各方信息量太大,有些让我窒息,努力说服自己,依然没有圣灵感动的时刻。

思考上帝这件事在无休止的排队等待、游客的嬉闹、嘈杂的商铺中,被抛之脑后了。

若单纯论心灵体验,找个安静的咖啡馆读圣经,胜过挤在人群中看教堂。

 

那挤去教堂的意义在哪里?或许是“在场”和“见证”吧。

对我来说,旅行并非灵丹妙药,它治不了太多病,但至少可以让你去思索日常懒得去想的问题,去探索自己的另一面。


3、那些我认识的独行姑娘们


这些姑娘依然是我获得生活动力的不竭源泉之一。并非因为她们晒自拍、晒美食、晒又从哪里到了哪里。

相反,她们大多数不怎么发朋友圈,就算发,也更多是经历和态度。

 

姑娘K,在西伯利亚火车上碰到她之后,她还不停在路上,从美洲最北端到南美,时常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完全开放自己去尝试新东西,然后沉迷于旅途中际遇带来的思考。

我们有聊禅修,聊如何才能在纷乱的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聊感情,聊是互补和相似;可以谈的很多,但是我们都没有答案,探索本身可能就是答案。

 

姑娘X,一和她谈到旅行或者旅行计划,就停不了话匣子。

比起走马观花的景点打卡式旅行,我俩都更倾向于在自己更感兴趣的地方多留时间;更倾向于红眼航班,因为抵达之后立马可以玩起来,还省了一晚住宿;喜欢城市里暴走;喜欢了解路上人的故事。

我们的旅行价值观一致,但一直未能同行过。

她告诉我,旅行切实改变自己生活态度的一个事实是:当地人的生活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好,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和我们一样,困顿于找自己,迷茫于找工作,纠结于找对象;正解就是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

旅行没有让她更逃避现实,相反更享受工作带来的状态。

 

姑娘L,从最初怯生生一个人踏出第一步,到在路上享受一个人的状态到不行,因为旅途中明天总是能带给自己惊喜。

她开始和我一样,企图从遇到的每个人身上去寻找启示,为什么西方人在旅行过程中不那么赶行程,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扎堆,为什么他们贫穷而快乐,为什么他们富有而贪婪。

后来发现,路上遇到的人并不都那么有趣,有走了很多路但观念依然狭隘得不行的人,有无知到随意评判议论的人,还有对其来说随处都是拍写真场地的人。她渐渐相信,旅行并非自然就能改变一个人,它只是一个途径,人们通过旅行去看自己愿意看到的东西。

 

回到标题,我很想为独自旅行的女性正名,正什么呢?

你们不是拿旅行为标签,不是哗众取宠,不是动不动心灵就得到了升华;不美化,不浮夸,不意淫;你们充满了勇气,无比可爱,你们是真实,你们在探索真实。

 


▲ @安曼,和两位德国小哥share 出租车


▲ @开罗,求合影的当地人,真的不是我主动的><@


The End

作者:小葱

Lonely Planet作者,前记者

微信公众号:形色(ID:xingse27)

微博:@形色小葱

评论(2)
热度(43)

© 形色小葱 | Powered by LOFTER